首页 z谋略 正文

资治通鉴: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扫码手机浏览

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汉惠帝二年 (公元前193年) , 丞相萧何病卧在床, 汉惠帝刘盈亲自到府中探视。见萧何瘦得皮包骨头, 眼神黯淡无光, 说话间带着喘声, 料想再也无法医治, 汉惠帝不由得倍感唏嘘。“丞相, 您百年之后, 谁能接替您呢?”说到这里, 汉惠帝忽然想起高祖刘邦的遗嘱, 便又问道: “不知曹参可好?”萧何微微点头说: “陛下已找到合适的人选, 臣死而无憾!”汉惠帝心事已了, 好言安慰萧何一番便回宫了。到了七月, 一代贤相萧何与世长辞。

萧何一生谨慎小心, 他生前购置田宅, 必定选在穷乡僻壤间。房屋因年久损毁, 他也不令人翻修。他曾告诫家人: “如果我的后代子孙贤良有德, 当学我的俭朴; 如果后代不贤, 这些房屋田地也不会被豪家侵夺。”

曹参得知萧何去世的消息, 立即吩咐门客: “快收拾行装, 动身去长安。”门客大惑不解地问: “您准备去长安干什么?”曹参说: “我要当丞相了。”门客虽有些狐疑, 也只能照办。没多久, 果然有使者前来宣诏命曹参入朝为相,门客都为曹参的先见惊叹不已。曹参和萧何是刎颈之交, 当初正是他们二人联手斩杀沛县①县令, 拥护刘邦为沛公。随后, 二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 夺取天下。曹参虽屡建战功, 而封赏却不及萧何, 自是不服, 二人渐渐因此产生了矛盾。但曹参知道, 他即使和萧何有矛盾, 萧何也会不计前嫌举荐自己的。

按常理来说, 曹参当了相国之后必然会大刀阔斧改革。谁知曹参上任数日,所有律法条令都不曾变更, 一律遵照萧何在世时的规定执行。同时, 曹参罢免了一些追逐名利、巧言色令的官吏, 大量起用了一些拙于辞令、肯干实事的人。从此, 曹参终日痛饮美酒, 不理政务。朝中有几位大臣自负才能, 见曹参不理政务, 便纷纷前去拜访, 想出言相劝。而曹参只是欢迎并拉过来一同宴饮, 席间不断劝酒直至把他们灌醉, 让他们终究无法开口劝谏。对别人犯的一些小错误, 曹参也从不追究, 因此相府一直平安无事。

汉惠帝因母亲吕后专政, 惆然不快, 多以美酒聊解忧愁。他得知曹参也是和自己一样终日饮酒作乐, 不由暗想: 相国不理政务, 反而学我, 莫非是瞧不起我? 便召来曹参的儿子曹窋 ( zhú) 说: “你回家后, 替我问你父亲:‘高祖刚去世不久, 皇帝又年轻, 朝中大事全仰仗相国。而您身为相国却只知饮酒, 不知如何治国?爷 记住, 不要告诉你父亲这话是我说的。”曹窋奉命回家, 按照汉惠帝的指示询问曹参。曹参听了勃然大怒, 竟然打了曹窋二百戒尺, 然后责备他说: “朝廷政事你懂多少? 你有资格指手画脚吗? 还不快回宫去侍奉皇上!”曹窋无故受了一顿皮肉之苦, 怅然入宫如实向汉惠帝作了汇告。汉惠帝听了有些生气, 第二天上朝时便责问曹参: “你为何要责罚曹窋?是我授意他去问您话的。”曹参脱冠②谢罪: “请陛下仔细思虑, 您和高祖相比, 谁更英武?”汉惠帝脱口便说: “我怎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 “在陛下看来, 我与萧何相比, 谁更贤明?”汉惠帝说: “您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所见甚明, 所言极是。当初, 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 他们制定的法令已经趋于完美。如今天下太平, 陛下大可无为而治, 我等恪守自己的职责, 遵循原有的法令, 这样不是很好吗?”听到这里, 汉惠帝突然醒悟, 忙对曹参说: “我知道了, 您还是好好休息吧!”曹参叩谢而退, 仍然照常行事。

曹参为相三年, 天下安宁, 百姓生活富足。当时有百姓传诵道: “萧何为法, 较若画一。曹参代之, 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 民以宁壹。”




“萧规曹随”是古人留给后人治国安邦的智慧。曹参深知国家最忌讳朝令夕改, 今天定的法令, 明天就更改, 让百姓无所适从, 如此一来, 国家一定会逐渐衰弱下去。因为法令一变, 各种利益也随之改变, 而百姓只关注自身的利益, 法令变来变去, 百姓便会不满朝廷的统治, 终究会酿出祸端。所以, 在法令制定颁布后, 就应该长期保持不变, 让百姓不再为自己的利益担心。这样,国家也就能长治久安了。




①沛县: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②冠: 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 借指官吏。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mouluexue.com/zhengzhi/202004718.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