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正文

美国空袭利比亚

扫码手机浏览

美国空袭利比亚

战役背景

1986年3月和4月,美国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由,使用最先进的电子战、精确制导和远程航空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对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指挥部及其下榻处等重要目标进行了瞬间空袭,使利比亚蒙受重大损失。

利比亚位于北部非洲,盛产石油,是北非的重要石油生产国。美国在利比亚有着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利益。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台后实行的一系列国有化政策,“触犯” 、“损害”了美国在利比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也“触犯”了美国争霸中东的利益。尤其是1985年10月,卡扎菲第三次访问前苏联,前苏联向利比亚提供萨姆- 5型地空导弹100枚,并派出2000名军事人员赴利比亚,从12月份起赞助卡扎菲把这些导弹部署在锡尔特和班加西的空军基地。美国声称这些前苏联导弹对其在地中海活动的舰艇、飞机构成了威胁。

由于美国对卡扎菲的反美亲苏政策十分不满,于是从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制裁利比亚。

1986年1月3日,美国第6舰队“珊瑚海”号航空母舰编队驶入锡德拉湾附近,企图以反恐怖主义为借口袭击利比亚。后因美国借口的1985年12月27日的意大利罗马机场和奥地利维也纳机场同时发生的恐怖事件,不是利比亚策划的,美国被迫作罢。1986年1月7日,里根签署命令,对利比亚实行经济制裁,冻结利比亚政府在美国的全部资产。接着,里根又派政府特使、副国务卿怀特黑德游说北约盟国共同制裁利比亚。与此同时,美国第6舰队又在利比亚近海附近接二连三地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其目的一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政治、经济霸权和超级大国的“尊严” ,二是打击亲苏、受前苏联直接支持的卡扎菲,以收到警告前苏联之效。至于惩罚国际恐怖主义,更多的成分是一种借口而已。

战役经过

3月14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了打击利比亚的“草原烈火行动”计划,里根当场批准。该计划以3个航母编队在锡尔特湾举行“自由通航演习” ,以部分舰、机穿越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线” (北纬32度30 分) ,“引诱卡扎菲先动手,以便还击” 。其作战原则是:若利比亚舰、机以敌视态度接近美舰、机,就立即开火;若利比亚从锡尔特发射地空导弹,就摧毁其基地;如美无损失,只攻击利比亚舰艇和萨姆- 5地空导弹基地;如美有死亡,则轰炸利主要军事目标;如利实施大规模攻击,则轰炸利工业设施。

美在酝酿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以“例行部署”和“训练演习”为名,向锡尔特湾海域集结兵力。至3月中旬,美先后从意大利那不勒斯港、印度洋和本土东海岸调集了“珊瑚海” 、“萨拉托加”和“美国”号3个航母编队,各型舰艇约45到50艘,飞机约250架,总兵力2万余人,形成了对利比亚的绝对海空优势。

3月23日11时30分, “自由通航演习”开始。3个航母编队在“死亡线”以外320公里处沿锡尔特湾口一线摆开,10余艘驱逐舰、护卫舰、导弹巡洋舰、反潜攻击舰等则分别列队进人“死亡线”以南海域,4艘核潜艇在水下游弋策应。在空中,约100架舰载机轮流升空,形成远、中、近和高、中、低多个同心圆的梯次编队。以E -2C预警机、EA -6电子战机和攻击潜艇为先导警戒; F -14、F/A -18战斗机担任高、中空掩护; A -6B电子干扰机组担任低空监视、侦察,A -6、A -7型攻击机担任低空攻击。形成了由空中、水面、水下兵力组成的宽正面、大纵深(约300千米) 、多层次攻防兼备的主体战斗队形。为创造战机,23日夜和24日,美派出飞机和3艘大型水面舰只穿过“死亡线” ,深入到距利海岸仅64千米的空中和海面活动。

24日下午2时许,利向美机发射了6枚地空导弹,由于美军施放电子干扰,利发射的导弹均偏离目标坠海或在空中爆炸,无一命中。又由于美海空防御严密,利飞机始终未敢接近美舰、机。在利发射导弹之后,美并未立即还击,起到了麻痹利的作用。至24日晚9时26分,美利用利比亚空军夜间不能升空的弱点,抓住战机,适时发起了攻击。从“美国”号航母上起飞的A -6攻击机向利“战士”号导弹巡逻艇发射一枚“渔叉”式导弹,并投掷一批集束炸弹,将该艇一举击沉。10时06分,另两架A -6机直奔锡尔特城导弹基地,在64公里的距离上发射两枚“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当即摧毁了利“萨姆- 5”导弹的制导雷达站,等于挖掉了利防空导弹的“眼睛” ;深夜11点15分,另一架A -6机又对刚从班加西港出航的利“纳双契卡”Ⅱ级“帆舰”号导弹快艇发起攻击,重创该艇。至25日,两天作战中,美军共击沉利导弹快艇2艘,重创3艘,摧毁了利2个萨姆-5导弹基地,利方伤亡150人,美军无损失、无伤亡。美达到预期目的之后,于27日下午提前5天结束了“演习” 。

美对利实施空袭之后,双方关系更加紧张。利宣布,要在更大的范围对美实施恐怖行动,甚至要摧毁美在中东等地区的军事设施。4月6日,西柏林迪斯科舞厅发生爆炸事件,美认为此系利比亚所为,遂决定再次对利实施打击。4月9日,里根正式批准袭击利比亚的行动计划,代号为“黄峡谷” 。袭击目标确定为5个:利首都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军用机场和西迪比拉尔港,在班加西的“民众国”兵营和贝尼纳军用机场。4月12日,美派出特使游说欧洲盟国支持美袭击利比亚,英国同意美使用其驻英空军基地。4月13日,美向英增派KC -10型空中加油机10架,向塞浦路斯派去F -4型战斗机30架。美“企业号”航母由印度洋驶入阿拉伯湾,准备支援第6舰队;驻南欧各地美军进入战斗准备状态。“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编队在第6舰队司令凯尔索中将统一指挥下实施。FB -111型战斗轰炸机担任主要攻击,负责袭击班加西两个目标区,其他舰、机担任海空监视、预警、电子对抗、空中掩护等。这样,直接参与这次袭击行动的舰艇达20余艘,飞机200余架。美干扰机所施放的电子干扰,可使200千米内利军的雷达失灵。

4月14日晚9时许,美空军FB -111型战斗轰炸机24架、KC -10型加油机17架、KC -135型加油机13架和EF -111型电子战飞机5架,分别由位于英国首都附近的拉肯希思、米尔登霍尔、福尔费等3个基地起飞,绕过法国西班牙,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经各次空中加油,飞行10380千米,向利比亚实施远程洲际奔袭。15日凌晨零时20分,16架 F - lllF型机飞抵距利比亚海岸约500千米的地中海上空,经空中协调,绕过突尼斯阿达尔角,即以3个编队向南直飞的黎波里。与此同时,已在地中海的舰载机A -6型攻击机14架、A -7型攻击机6架、FA -18型战斗攻击机6架、EA -6B电子干扰机14架、E -2C “鹰眼”式预警机先后升空。其中,14架A -6型攻击机以两个编队飞向班加西。凌晨2时,美海军飞机分两路对利比亚4个军事目标同时实施攻击。整个轰炸攻击行动持续11分钟,投掷炸弹100吨。利比亚的4个军事目标遭到严重破坏,100余人被炸死,600余人被炸伤。其中,严重地摧毁了设在巴卜阿齐齐耶兵营的卡扎菲的总部,还摧毁了上述两个城市的2个机场、l个港口、1个训练基地,炸毁各种飞机37架,卡扎菲虽安然无恙,但他的一个养女被炸死和被两个儿子。

评价

美军空袭利比亚是美苏争霸和美、利矛盾尖锐的结果。此次战役,美军以微小的代价赢得了这场空袭的胜利。此役表明,在今后的战争中,没有电子战的能力是难以制胜的。美国依赖准确可靠的先进军事技术,实行打了就走、有限轰炸的战法,把军事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既达到了打击对方的政治目的,又减少了战争伤亡。这些新的特点,引起了世界军事界的普遍关注。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mouluexue.com/lszmzy/2020066332.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