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正文

高加米拉战役

扫码手机浏览

高加米拉战役

战役背景

高加米拉战役是亚历山大东征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也是希腊波斯间的决定性战役。

公元前334年春的一天,欧亚两大洲交界处的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风平浪静,气候宜人。无数只大船正在海上往返行驶,将聚集在海峡欧洲一侧的军队运往东岸。此时,一个指挥渡海行动的将军喜形于色地向一个骑在马上、身披重甲的青年统帅报告:“陛下,我们的大军已顺利地踏上了亚洲的土地! ”青年统帅兴奋地挥舞手中的宝剑呼喊起来:“好啊,我的宝剑将使整个东方颤抖! ”这位青年统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这年他才22岁。

马其顿本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邦。在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当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这个小邦迅速强盛起来,成了希腊半岛的霸主。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当时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他继续巩固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同时积极准备远征东方,首先打击希腊人的夙敌波斯帝国。这次远征东方,他亲率35万军队和160艘战舰,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以所向披靡之势,连连击败波斯军队,很快席卷了小亚细亚半岛。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闻讯大惊,决定御驾亲征。公元前333年11月,号称有60万人的波斯大军在大流士三世的率领下进抵伊苏斯城,与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一仗,大约有10万波斯士兵战死,马其顿军大获全胜,被亚历山大俘获的波斯士兵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大流士在马其顿骑兵的追赶下,把盾牌、弓箭和王袍都扔掉了,弃车上马狼狈逃窜了。

伊苏斯战役后,亚历山大没有继续追击大流士,而是挥师南下,进攻波斯在西亚和北非的属国。经过一年多的征战,马其顿大军征服了包括今天的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在内的大片土地。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在埃及补充了兵员和物资后,又率军北上,向波斯帝国的腹地挺进。大流士知道这次的大战将决定帝国的存亡,因此,他派手下大将精心在美索不达米西地区的高米拉选择了战场。大流士三世决心在这里挡住马其顿的骑兵,不使其入侵波斯。

波斯王大流士在伊苏斯战役失败后,曾企图和亚历山大讲和,割让波斯,分而治之。在遭到亚历山大的拒绝后,他只得重新组建一支新军。为了对付马其顿方阵,波斯军大量征募了骑兵部队,兵器由原来的短剑改为标枪和新式短矛。但是由于失去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等地,无法招募作战勇敢的希腊雇佣军,断绝了补充精良步兵的来源。虽然军队的数量远远多于希腊军队,但战斗力方面却处于劣势,许多波斯人都不愿参战。而大流士却毫不考虑这些因素,依仗人多势壮,决定与马其顿军正面交战。并且为此专门组建了一支拥有200辆装有镰刀的战车车队,准备对付马其顿方阵。由于时间仓促,驭手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协同训练,就匆匆上阵了。

战役经过

公元前331年9月底,马其顿远征军也在高加米拉平原附近扎下了营寨。亚历山大很快从被俘的波斯侦察兵中得知:波斯军大约有4万名骑兵、100万名步兵和200辆装有镰刀的战车;他们吸取了伊苏斯战役失败的教训,不断修整地形,为骑兵和战车开辟广阔的战场。

高加米拉战役

亚历山大得知消息后,立即修整部队,调整装备和人员,做好物资准备,于9月29日夜前进至波斯军正面扎营。亚历山大通过对波斯军的部署和整个战场进行了周密全面的侦察后,立即召集众将领和参谋人员共商进攻之计,确定行动计划。最后作了战斗动员:“这次作战非同一般。它是关系到解决整个亚洲主权的问题。因此,每个人必须做到,遇到危险时要想到纪律,需要安静时要做到鸦雀无声,需要欢呼时要做到声音响亮。 ”最后,他又严肃地强调说, “你们大家必须时刻牢记:个人的疏忽会造成全军的危险,个人的努力也有助于全体的成功。 ”10月1日清晨,战幕拉开了。两军都开始缓缓向前推进,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全线进攻! ”大流士发布命令。他吸取了伊苏斯战败的教训,决定先发制人。在震耳欲聋的隆隆声中,200辆捆着锋利镰刀的波斯战车一起启动,向马其顿的方阵猛扑过去。同时,波斯军的骑兵也呐喊着发起了冲锋。步兵紧随在后。

“排箭齐射! ”亚历山大发出了第一道命令。早就严阵以待的马其顿弓箭手们万箭齐发,顿时,几十辆波斯战车的车夫和牲口被射中。 “步兵拦截! ”亚历山大发出了第二道命令。只见马其顿步兵蜂拥冲出方队,当战车驶过来时,他们从两侧向战车夹攻,用长矛、大刀砍杀马匹和车夫,眼见又有几十辆战车被掀翻在地。当剩下不到百辆战车冲到离马其顿方阵的前沿不到百米时,亚历山大发出了第三道命令: “全军向两翼闪开! ”霎时间,马其顿的方阵就一分为二了,中间闪出了一个通道。疾驶而来的波斯战车正好冲进了通道,并没使马其顿军遭受多大损失。

在马其顿方阵一分为二时,亚历山大已将精锐部队集中到自己的右翼,决定以右翼的精兵向敌人的左翼发动反攻,从侧面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大流士正在得意之际,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会斜冲过来,顿时,惊慌失措,带上随从,调头向后逃跑。他这一跑,波斯的文武官员们也争先恐后地逃离战场。失去了主帅和将领的波斯士兵四处逃窜,不是在刀剑下丧命,就是当了俘虏,波斯军再次大败溃散。

评价

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有30万人阵亡,30万人被俘。波斯军的主力已被歼灭,大流士根本无力再抵抗马其顿人的入侵。高加米拉战役结束后,马其顿军队乘胜追击利用著高昂的士气持续进军而夺取了大城巴比伦,占领波斯帝国的都城,摧毁了阿契美尼德王朝政权。随后的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乘胜挺进,势如破竹,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大流士逃到北方,被手下一名总督杀死。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于是宣布亡国。至此,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从此开始建立了起来。

高加米拉会战促成了波斯帝国的灭亡。在数量上居于很大劣势的马其顿军队所取得的胜利,显示了它在各方面都优越于波斯军队。重骑兵,作为马其顿军队的突击力量,是取得此次会战胜利的保证。正如恩格斯指出,这次会战“ ……是马其顿骑兵最出色的一次会战” 。马其顿军事艺术的特点是兵种间娴熟的协同动作,利用二线步兵作预备队和组织对敌军的战术追击。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mouluexue.com/lszmzy/2020066319.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