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兵法谋略

马汉《海权论》的影响?马汉的《海权论》有什么意义?

马汉海权论思想的影响与运用一、马汉海权论思想的影响马汉在19世纪末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最高战略层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被美国史学界称为“海权论的思想家”、“带领美国海军进...

兵法谋略2020.06.16

马汉《海权论》建设强大的海军要注意哪些方面

海军建设思想在海权的六个要素基础上,马汉对海军建设也进行了研究。马汉认为,“海军从严格意义上说,其需要起源于和平时期的航运的存在;有了和平的贸易和航行,海军才能自然地、健康地成长,才有牢靠的基础。”由...

兵法谋略2020.06.16

关于《战争艺术概论》有哪些学术评价?《战争艺术概论》具有怎样的意义?哪些影响?

若米尼的军事思想若米尼在其军事理论著作中,对战争的规律、性质、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创立了较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结合《战争艺术概论》,我们可以从战争的哲学和战争的艺术两个方面对若米尼的军...

兵法谋略2020.06.15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关于战术战役进攻与防御的军事思想

进攻与防御思想从目的而言,进攻具有占领的积极的目的,而防御则是具有消极目的的据守。防御是对进攻的抵御,是在等待下一轮的进攻。进攻与防御这两个概念构成了逻辑上的对立,互为补充,并高度关联。为此,《战争论...

兵法谋略2020.06.15

​《战争论》有什么关于战争的重要观点和战争理论?

《战争论》的军事思想一、战争观与战争理论《战争论》首篇名为《论战争的性质》,集中体现了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基本看法与思考。这一篇章不仅关注了抽象的战争概念,而且对战争的目的、手段,战争中的危险、劳累、情...

兵法谋略2020.06.15

克劳塞维茨为什么是西方兵圣?《战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书共有几篇?

一、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出生于1780年,是德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也是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被誉为“西方兵圣”。他的军事名著...

兵法谋略2020.06.15

《武备志》主要内容有哪些?《武备志》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武备志》的成书过程是怎么样的?

《武备志》的影响与运用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是对历代军事科学进行的系统归纳总结,它发展了《武经总要》等前代兵书的编纂形式,汇编了众多军事书籍,对历朝兵事武备进行了整合和分类,并在编纂中简明阐发了自己的...

兵法谋略2020.06.15

茅元仪​《武备志》利器强兵的军事思想

利器强兵思想在武器研制方面,《武备志》坚持创新革故,遵循因情而变。为了提升明军的装备,改善国家的边海防设施,提高明军的战斗力,以达到在东南沿海防御日本的侵略,在北方边境抵御后金挑战的战略目的,茅元仪在...

兵法谋略2020.06.15

茅元仪​《武备志》攻守作战的军事思想

攻守作战思想在作战指挥方面,《武备志》注重实际作战,强调攻守方法。茅元仪在《军资乘》中列有“战”、“攻”、“守”三篇,主要讨论实战的要领,叙述攻城、守城作战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所使用的武器装备。茅元仪特...

兵法谋略2020.06.15

茅元仪​《武备志》战略防御的军事思想

战略防御思想在军事战略方面,茅元仪注重边海江防,关注战略防御。明代后期,西北边防、东南海防和江防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些地方的守备设施又因多年失修而罅漏百出。为此,茅元仪在《武备志》中多处阐述了加强...

兵法谋略2020.06.15

茅元仪​《武备志》以阵练兵的军事思想

以阵练兵思想在军队建设方面,茅元仪强调军事训练,讲究研习阵法。茅元仪认为,“言武备者,练为最要”,“兵之有练,圣人之六艺也。阵而不练,则土偶之须眉耳”。他指出,“士不练,则不可以阵,不可以攻,不可以守...

兵法谋略2020.06.15

赵王为何不再重用廉颇?

廉颇是赵国一名英勇善战的名将,他的英雄声名在诸侯间传扬。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作将军,结果一败涂地,牺牲了四十五万人,令赵国损失惨重。赵悼襄王立位以后,以乐乘代替...

兵法谋略2020.05.25

帅材与将材,什么是将材

1.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

兵法谋略2020.05.24

鬼谷子《赏罚之道 不可无度》解读

赏罚之道 不可无度【原文】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亮曰:“威之以法,法...

兵法谋略2020.05.24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是什么意思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原文】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

兵法谋略2020.04.23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意思

愚人以短,用人以长【原文】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

兵法谋略2020.04.23

鬼谷子谋略全集《参调而应,利道而动》解读

参调而应,利道而动【原文】故口者,机关也,所以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

兵法谋略2020.04.23

鬼谷子全集《变其言者,求其所欲》谋略解读

变其言者,求其所欲【原文】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干忠...

兵法谋略2020.04.23

鬼谷子:谋之于阴,成之于阳是什么意思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原文】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曰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

兵法谋略2020.04.23

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生存规则“置之死地而后生”语出《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所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即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

兵法谋略2020.04.17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生存规则军事战争中,歼灭敌人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兵力。如果在自己的兵力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就要尽量避免与敌人进行直接交战,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在退守中扩充自己的力量,一旦抓住有利...

兵法谋略2020.04.17

勿拿鸡蛋碰石头,要量力而行

勿拿鸡蛋碰石头,要量力而行生存规则只能搬动50斤的东西,却硬要搬100斤,自己不累伤才怪;只能吃两碗饭的肚量,却硬要吃三碗,撑坏了又能怨谁?同样的道理,明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却偏要去做,那最后肯定会被...

兵法谋略2020.04.17

巧用妙计,调虎离山

巧用妙计,调虎离山生存规则周经理经营着“福利酒店、福利商场、福利宾馆”为一体的福利系列。在周经理的带领下,短短两年时间,公司就步入了正轨,而且获利可观。随后,他准备再争得一块土地,建一座乐园,同时还计...

兵法谋略2020.04.17

刚柔同道,过犹不及

刚柔同道,过犹不及生存规则人生在世,就应该做到刚柔并济,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偏离轨道太远。过于刚硬,其实就是固执,固执是一个人身上的负面心态,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也有后天存在的问题。固执的人...

兵法谋略2020.04.17

毛遂自荐——把握机遇,主动出击

毛遂自荐——把握机遇,主动出击战国末期,秦国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虽然赵国竭力抵抗秦军的进攻,但由于长平之战遭到惨败之后,赵国的兵力明显不足。因此局势越来越危急。于是,赵孝成王便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去...

兵法谋略2020.04.08

历代兵书论述了哪些军事问题

中国历代兵书内容博大精深,论述宏阔,它既包括战争、军事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诸方面关系的内容,又包括战争、军事领域内诸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 战争和政治的关系中国历代军事家在探讨战争和...

兵法谋略2020.04.07

历代兵书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中国历代兵书论述的问题,不仅包容了军事领域内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旁及其他诸多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指导战争实践每一种兵书,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指导其后...

兵法谋略2020.04.07

中国历代兵书的特点

中国历代兵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的特点,概括说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源远流长中国兵书起源较早,自《军志》、《军政》算起,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孙子兵法》问世也有2500多年,这是...

兵法谋略2020.04.07

鬼谷子抵巇第四《抵巇之道,塞、却、息、匿》谋略解读

抵巇之道,塞、却、息、匿【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左(山)右(间)}也。{左(山)右(间)}者,成大隙...

兵法谋略2020.04.06

齐魏马陵之战

齐魏马陵之战在齐、魏两国在桂陵打仗的时候,韩国趁着魏打了败仗,顾头顾不了尾的时候,攻打魏国的陵观、廪丘(今河南巩县),魏惠王心里记下了这笔帐,一心找机会收拾韩国。公元前341年,魏国准备好了兵力,便派...

兵法谋略2020.04.06

齐魏桂陵之战

齐魏桂陵之战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战国初期,诸侯国中魏、赵、韩、齐、燕、楚、秦7国比较强,此外,还有宋、鲁、郑、卫、越、蔡等20多个...

兵法谋略2020.04.06

刘伯温能掐会算料事如神

刘伯温能掐会算料事如神刘基(公元1311~1375),字伯温,原籍浙江南部青田,是明初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把他看做是诸葛亮一流的人物,把他说成是能掐会算、未卜先知的“活神仙”。实际上,刘基不过是...

兵法谋略2020.04.06

老太师姜子牙开创中国军学

老太师姜子牙开创中国军学吕尚,生卒不详。原姓姜名望,又名子牙。其先祖起源于宝鸡,后迁居于吕(河南南阳西),故改姓为吕。吕尚曾任周初最高军政长官的“太师”职务,被周人尊称为“师尚父”,所以后世称之为吕尚...

兵法谋略2020.04.06

晋楚鄢陵之战

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在麻隧之战打败秦国后,就时刻准备打楚国。但是,楚国在南方,离晋较远,它便寻找机会,把楚军引到北方来打。公元前577年,郑国攻打许国,楚和许是盟国,便出兵援许。郑国很狡猾,派兵截断了楚的...

兵法谋略2020.04.06

侯景乱梁之战

侯景乱梁之战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1月,高欢死后,部将侯景不愿接受高欢的儿子高澄的辖制,据颍川(今河南省长葛县西)反叛,投降梁朝。梁武帝萧衍封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5月,高澄率数万东魏军讨伐侯景...

兵法谋略2020.04.06

韩信灭齐之战

韩信灭齐之战公元前204年7月,刘邦被项羽赶出成皋,逃到武修,刘邦认识到必须开辟新的战场,分散楚军的力量,才能击破它。在那时,分散楚军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楚国的后方齐国发动进攻,吸引楚军抽一部分兵力去救...

兵法谋略2020.04.06

风流将军周瑜声威远震

风流将军周瑜声威远震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郡舒(今庐江县西南)人,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出身于豪门士族,曾祖、祖父均为东汉显官,当过尚书令,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

兵法谋略2020.04.06

东晋名将谢玄才雄略大

东晋名将谢玄才雄略大谢玄(公元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出身大族,先祖多为显官,其叔父谢安系东晋政治家,位至宰相。谢玄小时候聪颖敏慧,到了壮年,才智过人,颇有大略...

兵法谋略2020.04.06

大将韩信忍胯下辱深谋远断

大将韩信忍胯下辱深谋远断项羽称霸之后,封了18个诸侯,其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刘邦。所以,他把刘邦封到比较偏僻的南郑(陕西南郑县)去,刘邦很不甘心。到了南郑,他养精蓄锐,加紧训练部队,准备将来跟霸王夺天下...

兵法谋略2020.04.06

兵法鼻祖孙武兵书传千古

兵法鼻祖孙武兵书传千古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出身将门,军事家孙书是他的祖父。孙武年少时就喜欢练武,研究军事理论。作为吴国的下级军校,曾参加过吴、楚战争。后来因负...

兵法谋略2020.04.06

“杜武库”以计代战

“杜武库”以计代战杜预,(公元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出身于魏国的官吏世家。杜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但因其父杜恕(任幽州刺史)与丞相司马懿不和而长期得不到任用。司...

兵法谋略2020.04.06

宋金顺昌之战

宋金顺昌之战金朝掌握军政大权的挞懒、蒲卢虎集团,为了打破宋金战争的僵局,把原属伪齐管辖的河南、陕西地区归还给南宋,同南宋议和,企图把南宋军队从江淮引到金骑兵能发挥优势的中原及关陕地区加以歼灭。宋高宗及...

兵法谋略2020.04.05

宋将石守信盛年释兵权

宋将石守信盛年释兵权石守信(公元928~984),开封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是北宋初年着名大将。少时英武,精于骑射,青年时期就投役军旅。最初,投于后周太祖郭威,到广顺初年官至侍卫亲军都虞侯。曾跟随周...

兵法谋略2020.04.05

思想家墨翟首创城防理论

思想家墨翟首创城防理论墨翟(公元前468~376),主要活动于战国初期,久居于鲁国。墨翟本是孔丘的学生。“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但后来因为不同意孔丘所尊崇的繁文缛节,反对孔丘所倡导的厚葬和服三年之...

兵法谋略2020.04.05

史上第一军谋家伊尹始创军谋

史上第一军谋家伊尹始创军谋伊尹,生卒不详。本名挚,因曾在商汤时任官阿衡,太甲时任官保衡,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阿衡或保衡。伊尹主要活动于夏末商初(公元前16世纪),曾辅佐商汤取得灭夏战争的胜利,他是我国军...

兵法谋略2020.04.05

秦魏大梁、华阳之战

秦魏大梁、华阳之战秦国军队占领楚都郢之后,又占领了楚国西部大片领土,不仅在经济上收获丰硕,在军事心理上也达到高潮,士气空前高昂。于是秦国便乘胜战之威攻打魏国。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地处平原,地...

兵法谋略2020.04.05

义军领袖李密志远才雄

义军领袖李密志远才雄 李密(公元582~618),字玄邃,一字法主。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祖居辽东襄平(辽宁辽阳),父李宽为隋上柱国,蒲山郡公,定居长安。李密自幼善读兵书,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公元6...

兵法谋略2020.04.05

夏商鸣条之战

夏商鸣条之战 夏王朝在北方统治了大约400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夏朝的末代王叫夏桀(jié)非常残暴,他和奴隶主们一起残酷压榨奴隶。搜刮来的钱财,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过着荒淫腐败的生活,人心丧尽...

兵法谋略2020.04.05

吴楚鸡父之战

吴楚鸡父之战 吴国跟楚国两家,自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进攻楚国东方重镇州来起,到公元前525年吴王僚命公子光率舟师在长岸击败楚舟师止,前后打了60年。两国都已疲惫不堪,好几年不打仗了。 到了公元前...

兵法谋略2020.04.05

铁木真统一蒙古之战

铁木真统一蒙古之战 12世纪下半叶,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古族,西迁至鄂嫩河上游的肯特山东部草原驻牧。其孛儿只斤部首领铁木真逐渐兵强马壮。公元1179年,铁木真自即汗位,决心以武力统一蒙古各部,要...

兵法谋略2020.04.05